以下是一份详细的二氧化氯发生器加药泵的操作与维护指南:
一、操作指南
操作前准备
1.了解设备:在操作前,必需对
二氧化氯发生器加药泵的结构和原理有一定的了解。熟悉设备的构成以及药液的注入和排放方式,可以降低操作误差,提高工作效率。
2.确认药液:在操作前,必需确认药液的种类和浓度,发生器使用的原料通常为25%液体亚氯酸钠和31%~33%浓盐酸,这两种原料可直接购买,无需稀释、配制。一旦药液种类和浓度出现混淆,将会对设备的正常工作造成严重的影响。
3.检查设备状态:在操作前,必需确认设备处于停止状态,安全阀已关闭,电源已断开。对于需要维护或者检修的设备,必需先确认该设备已经断电,才能进行后续的操作。
4.检查运转环境:在操作前,必需检查设备的运转环境,确保其满足设备的要求,如温度、湿度、空气干净度等。对于不符合条件的运转环境,必需先进行整改、维护。
正式操作
1.检查原料及管路:
检查发生器所用盐酸、亚氯酸钠两根原料软管是否插入到各自的原料桶中。
检查压力水(自来水)的阀门是否打开(调节正常后一般不需再次调节)。
检查发生器冲洗水的两只阀门是否关闭。
检查发生器二氧化氯溶液出口的阀门是否打开,如仅开一台二氧化氯发生器,则应同时将另一台发生器二氧化氯溶液出口的阀门关闭。
2.开启电源:将电源线插入电源内,按下电源开关,电源指示灯亮即为开机状态。
3.启动设备:
按下二氧化氯发生器上的增压泵按钮开关,此时发生器即将产生的二氧化氯溶液投加到所处处理的水中,同时计算泵的指示灯亮(绿灯)。
按下发生器上的计量泵按钮开关,此时发生器即产生二氧化氯溶液,同时增压泵的指示灯亮(绿灯)。
发生器采用特别的设计使增压泵间歇式工作,间歇式发生二氧化氯,以节约电耗。增压泵的起动主要由二氧化氯溶液储罐的液体来控制,低液位时泵启动,高液位时泵停止;低低液位及高高液位时,系统电源自动切断并报警,增压泵、计量泵均不再工作。
4.检查原料消耗:发生器运行时应及时检查原料桶中是否有原料,发生器是否吸入原料,如不吸原料,应及时根据故障排除资料或厂家提供的说明书进行故障排除。
5.调整药液流量:对于需要调整药液流量、压力的,可以通过加药泵的面板上的按钮进行调整。依据药液的使用需求,调整药液流量和压力,避免用药过多或过少的情况。
6.记录运行数据:记录设备的运行数据,如原料消耗、二氧化氯产生量等,以便后续分析和维护。
停机操作
1.日常停机:首先按下二氧化氯发生器上的增压泵及计量泵的按钮开关,直至增压泵及计量泵的指示灯均熄灭,仅留有电源指示灯亮着;然后打开冲洗水的阀门,用冲洗水冲洗发生器装置10~20分钟。
2.短时间停机检修:先切断安装在墙壁上总控开关箱里的总电源开关,直至发生器上电源指示灯熄灭。

二、维护指南
日常维护
1.清洁设备: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洁,去除表面的污垢和灰尘,保持设备的整洁。
2.检查管路:检查原料软管、冲洗水管等管路是否连接紧密,无泄漏现象。如有泄漏,应及时更换或修复。
3.更换滤芯:单台二氧化氯发生器连续运行250kg原料后,应及时更换原料过滤器的滤芯,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。
4.检查液位计:检查液位计是否灵敏,如液位计浮子上有杂质或电器连接的导线松动,应及时清理和修复。
定期维护
1.检查电气系统:电气控制系统要远离潮湿和酸性腐蚀的环境,定期检查设备的动力和安全系统,如水射器、安全阀等是否正常工作。
2.校准设备:定期对设备的计量泵、背压阀等进行校准,确保其准确性和稳定性。
3.检查原料质量:检查原料的质量,包括配比情况,确保原料的合格性和稳定性。
特殊情况处理
1.设备不进原料:如设备不进原料,应检查原料桶中是否有原料,原料软管是否插入到原料液面以下,以及设备是否形成足够的真空度。如真空度不够,应检查增压水的流量及压力是否满足要求,并重新连接好所有接头。
2.二氧化氯溶液溢出:如二氧化氯溶液溢出,应检查液位计是否灵敏,并将二氧化氯储罐与计量泵之间的连接阀门松开,将溶液排掉少许,使二氧化氯溶液的液位达高液位以下,然后重新打开增压泵及计量泵的开关。
3.计量泵不工作:如计量泵不工作,应检查计量泵的马达是否工作,电器控制线路是否有问题。一般情况下,如因二氧化氯发生器的电路设有过载保护装置而使马达不工作,此时需打开二氧化氯发生器里面的方形控制器面板,将热继电器上的复位按钮按下即可。如计量泵仍不正常工作,则需由合格的电工按照厂家提供的电路图检查相关电路。
4.更换油封:如加药泵(计量泵)漏油,应参考计量泵的说明书将相关部位拆开,更换油封。更换油封时一定要将油封安放平整,切勿使用硬物损坏油封。油封属于易损件,用户应正常备一些油封,以便及时更换。
通过以上操作与维护指南,可以确保二氧化氯发生器加药泵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。同时,在操作和维护过程中,应严格遵守相关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,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。